在學校時讀過﹣﹣
 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」
當時以為懂,
 走過幾十年歲月,
 才知道其實不懂。
年輕時不知道自己活在無知中,
 以為知道這個又知道那個,
 慣用自以為知道的認真打拼人生。
不自覺落入複製的日子,
 生命的鮮活感被模式把持,
 靈魂擺盪在非生非死之間,
 “我”以夢的狀態冬眠著。
經常在夢中吶喊:「春天怎麼還不來?」
 一年又一年……,
 一天又一天……。
 偶爾夢中吹來了一陣春風,
 夢非但沒有醒,
 更沒有春芽初的真實新機。
夢中的奮鬥日漸乏力,
 四週不以為然的批判聲此起彼落,
 “我”困頓惶恐的心靈越來越叛逆傷痛,
 ………。
 走過一山又一水尋求解脫之道,
 走到山水窮盡,
 魄將散魂欲飛時,
 照見「生死的奧秘如宇宙的奧秘﹣﹣永恆無盡藏」,
 ………,
 ………。
 
 
 看清無論我多麼努力解脫,
 學會再多艱深的哲理功法,
 面對永恆無盡藏的奧秘,
 是生或死的我不但微不足道,
 一切我所知道的還是在無邊無際的無知中。
終於明白我一直活在無知中,
 承認對於“我”的存在始終不懂。
徹底臣服於永恆無盡藏的奧秘前面,
 心甘情願戴起“無知”的冠冕。
自以為是的框架逐漸鬆開,
 珍惜任何微不足道的知道,
 歡喜頂禮所有的無知。
開始享用定義不了的生與死,
 靜心擁抱無限學習成長的生機,
 自然而然迴向永恆無盡藏的恩典。
無知的日子變得逗趣喜樂,
 漸漸習慣“我”存在的浩瀚,
 意識心智自由輕鬆。
這樣的輕鬆﹣﹣
 在永恆無盡藏的奧秘前面,
 還真是“微不足道”的幸福。
 
~薌   獻曝於2011.5.11